论坛   020新闻   部分学校出现招生未满员现象,“强基计划”遇冷了吗?
羊城生活
020新闻
020房产
020美食
兴趣爱好
020旅游
020体育
020金融
娱乐在线
020潮流
020广告
020车市
论坛管理
论坛管理
返回020新闻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62|回复: 0

部分学校出现招生未满员现象,“强基计划”遇冷了吗?

[复制链接]
楼主

332

主题

332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9-28 10:2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某高校化学学院 " 强基班 " 大一学生郭恒阳从小就喜欢化学,他的梦想是开发研制更好更耐用的 " 界面材料 "," 用于航天和民用,像国家大剧院就用到了这种材料 "。郭恒阳说:" 中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我们遇到一些高精尖的技术难题,之所以‘卡脖子’,往往源自基础领域的薄弱。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选择基础学科,就是这个原因。"
以这所学校为例,今年,化学学院 " 强基班 " 共 25 人,来自 21 个省份,这是被寄予厚望的第一届 " 梦之队 ",实力出色,除了高考成绩优异,他们中有 10 人曾获得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省级奖励,2 人获得奥林匹克生物竞赛省级奖励。
然而 " 梦之队 " 刚刚启程,议论之声就出现了。随着各高校陆续开学," 强基计划 " 带着 " 未完成招录 "" 烧了冷灶 " 等声音不时出现在舆论场中—— " 弃考考生多 "" 连北大都招不满学生 "" 很多学校只能内部消化 " ……
作为取消自主招生之后首个可能带来 " 降分录取效应 " 的国家计划,作为 " 面向基础学科、服务国家战略 " 的人才培养计划,它的重要性与广招天下英才的决心不言自明。首次试水,强基计划究竟是 " 冷 " 还是 " 热 "?走出第一步,收获了什么,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记者走进高校,看 " 强基 " 强在哪儿,怎样做强。
" 强基计划 " 是 " 冷 " 还是 " 热 "
自主招生政策取消之后,几乎无缝对接的,就是 " 强基计划 "。它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起步第一年,在 36 所一流高校开展试点。它的要求是高考成绩加校考成绩和综合评价等,其中,高考成绩不低于 85%。
进入 9 月,与新生开学一同受到关注的是人们对 " 强基计划 " 推进情况的关注。有点出乎意料的是," 强基计划 " 首年遇冷的论调开始甚嚣尘上,其中的主要依据是:" 弃考学生多 "" 考生参加校考,却发现空荡荡的教室 "" 一些高校开学后着手在新生中开展补录 "。
" 强基计划 " 真的遇冷了吗?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确实有一部分学校在校招时出现未满员现象,但是并不突出。某高校古文字学 " 强基班 " 新生张琳告诉记者:" 以我们学校来说,确实少数人没有参加校考,可能有多种原因吧。但是传闻大面积弃考就不合常理了,进入‘强基计划’的都是超一流高校,这样的学校怎么可能招不上人?"
记者实地调研了北京某高校,这所学校今年计划招录 150 名 " 强基 " 生源,参加校考的大约 130 人,这说明,差不多有 20 人 " 弃考 " 了,计划暂未完成。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直接得出结论—— " 强基计划 " 遇冷。然而再让我们回溯一下报名这所高校 " 强基计划 " 的总人数吧,记者查阅原始资料发现,报名这所高校 " 强基计划 " 的总人数是 38656 人,入围校考的比例高达 258:1,此刻,还能说它是 " 冷灶 " 吗?
按照已经公布报名人数的高校数据,今年全国约有 6000 个 " 强基计划 " 名额,而报名人数至少超过百万,粗略推算,一万考生中也只能挑出四五位佼佼者,这样看来," 强基计划 " 无论如何也不能叫 " 遇冷 ",而是 " 火热 " 甚至 " 爆火 "。
" 冷热交替 " 源于 " 双保险 " 心态
" 强基计划 " 在前期 " 爆火 " 开场的前提下,进入校考之后 " 热度 " 急剧减退,各校多多少少都出现一些学生弃考的情况。为何在千辛万苦走过独木桥之后,这些考生却犹豫了呢?
在多种选择之间有所 " 犹豫 " 和 " 迟疑 " 是人之常情。
记者了解到,在不少省份," 强基计划 " 的生源考分都超过了该校在该省招生投档的分数线。此刻选择权交到了考生手中,而犹豫主要来自 " 冷门 "" 热门 " 专业的比较。此前,钟芳蓉选择相对冷门的考古专业,成为众多媒体报道的对象,足见其选择不易。北京某高校化学学院 " 强基班 " 学生刘颖若坦言,也许每一位拿到 " 强基计划 " 入场券的同学,内心都曾面临钟芳蓉式的考验,都有 " 冷热专业 " 的 " 天人交战 "。郭恒阳则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做好了 " 为理想奋斗,坐冷板凳 " 的决心。
刘颖若也曾动摇过。她告诉记者,她是广东考生,父母最想让她选择的专业是师范,但是她对化学感兴趣,高中时还曾自己报过化学网课。" 广东是知分报志愿,其实我的高考分数是很高的。按照这个分数,我可以在同等高校任意选择一个专业,所有的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我都可以上。当时我也曾想过,要不要放弃‘强基班’,再报一个更‘热门’的高校或专业,我也听过别的同学放弃的情况。但是后来我想了想,为‘强基计划’生源配备的师资都是最好的,而且专业的冷热都是一时的,基础领域基础扎实了,也许未来能走得更远。" 刘颖若说。
除了专业之间的犹豫,作为考生,刘颖若认为," 强基计划 " 遇到 " 冷热交替 " 的原因还有一个," 在‘强基计划’刚刚开始报名的时候没有设置条件,所有考生都可以考,大家都觉得万一心仪学校考不上,参加这个计划还有‘降几分’入校的机会,所以就蜂拥而上,但是这样一下子把‘校考’的分数拉高了,能进校考的都是高分考生,高分考生选择权更多,所以可能出现一些放弃的现象。"
这个观点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的佐证。" 不少学生在前期报名时出于‘备选’‘双保险’的考虑,认为多一个途径,多一份保障。按照 1:4 或者 1:5 进入校考的时候,才开始真正考虑专业的影响。这样按分数排进校考的考生未必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真正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者有特长。所以我认为,在报名的时候就应该设置一些条件,比如看物理、化学等基础科目的平时成绩。" 李立国说。
" 强基计划 " 不应只是大学的事
也许真正热爱相关基础学科的同学,在过于自由的双选中失掉了机会。李立国表示,可以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向基础学科有特长的孩子倾斜。
" 降分的幅度可以大一些,甚至可以降到重点线以上。但是我们要增加一些标准,比如数学专业,可以要求考生数学分数在全省前 1%,这样能选出和专业真正匹配的孩子。" 李立国说。
由于几乎无缝对接自主招生," 强基计划 " 一面世,就免不了被两相比较。而记者注意到,事实上自主招生政策是人才选拔政策,但是 " 强基计划 " 实则是一项人才培养计划,其重点放在了选拔之后的入校培养上,目前各学校都出台了面向 " 强基计划 " 生源的培养方案,如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一对一导师制等等。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兼副院长蒙彬谈到了她的思考。明德书院有三个专业招收 " 强基计划 " 生源,分别是古文字学、历史学和哲学。" 在资源配置、多学科协调、本硕博衔接培养上,‘强基计划’生源培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在高考严格选拔之后,高校对‘强基计划’学生会持续跟进定期测评,而且测评不唯学分,考察的是志趣、素质、潜力等多方面,给学生一个安心搞学术的环境。在培养过程中,也会设置科学的动态选拔进出机制,让更适合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 蒙彬告诉记者。
在培养的过程中,学院也有自己的难题。记者了解到,很多高校都面临这个问题,高校的人才培养项目,除了 " 强基计划 ",还有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计划,还有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化大类招生计划。在政策的资源配置之下,计划和计划之间,这些学生是融合还是分开,师资如何区分?都是应该进一步梳理的方向。
采访的最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让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孩子选拔出来,不只是高中和大学应该着手的事。他认为,高考指挥棒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 此前,浙江省在新高考赋分方面的制度改革使得选考物理的考生有所减少。近日,又有一个省份在中考方面给物理、化学科目的分值下降了 20 分。这样从中考开始,可能就会有一部分孩子对基础学科投入的热情减少。‘强基计划’不仅是大学的事,它是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应该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一揽子计划。这些,都是未来有待研究的课题。"
【相关链接】
" 强基计划 " 自动屏蔽存有功利心的考生
新学期伊始,很多学校开始在新生中遴选 " 强基计划 " 缺额部分学生,这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强基计划 " 遇冷之说甚嚣尘上。
实际上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据了解,经过高门槛的审核," 强基计划 " 报名人数超过 100 万,最后只招收 6000 人。冷,还是热?不言自明。
一位招办主任明确讲,剩余的份额,我们在新生中遴选更稳妥,我们不想为了完成计划而完成计划。
可以说," 强基计划 " 的一大特点是条件严苛。首先,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招生计划,而是一个国家急需的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着眼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因此,推出之初,就特别强调,培养方式的独特性,比如单独编班、单独制定培养计划、本硕博打通培养等等。其次,在遴选对象上,特别强调了两点:第一、有志于基础学科学习研究的人;第二,学科特长极其突出。二者缺一不可。
学科特长突出,又有志于献身基础学科。这种人有多少?这其实才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果说 " 强基计划 " 缺生源,那缺的一定是合适的生源,优秀且有志于基础学科的,而不是把 " 强基计划 " 作为进入名校的跳板。
作为首次实施的一项新政,出现任何问题都正常。而这恰恰是一个总结经验的过程,绝非一句 " 遇冷 " 了之。
客观地说,保持一个高门槛,自动屏蔽一批存有功利心的考生,对于保持 " 强基计划 " 的初心和使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世界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因为绝顶聪明,更在于有志于此,用心且努力。著名物理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就曾多次自嘲自己并不聪明,甚至有点笨,是靠后天努力而已。
所以,如果非要给 " 强基计划 " 下一个 " 遇冷 " 的判断,我想,我们更应该检视的是,为什么非要搞 " 强基计划 "?显然,这是因为没有很多人甘于坐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 " 冷板凳 ",很多高考的优胜者为了不辜负十年苦读得来的高分,而更愿意选择计算机、金融、管理等热门学科。
从这个角度看,这已经不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着急的事了,而是值得整个社会、社会评价需要检讨的问题。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对于我们在关键技术实现突破,破解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围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仅仅是高校等教育部门努力远远不够。如果从事基础学科研究不比学金融差,那么,我们就可以乐见 " 强基计划 " 的消失了。
栏目主编:张武 本文作者:光明日报 文字编辑:董思韵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020新闻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20羊城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