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020新闻   跟美国政府闹了200多次“分家”,这个大佬州为何从富可敌国走向负债累累?
羊城生活
020新闻
020房产
020美食
兴趣爱好
020旅游
020体育
020金融
娱乐在线
020潮流
020广告
020车市
论坛管理
论坛管理
返回020新闻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779|回复: 0

跟美国政府闹了200多次“分家”,这个大佬州为何从富可敌国走向负债累累?

[复制链接]
楼主

292

主题

292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0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4-27 16:5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瞭望智库 作者:崔赫翾 丁贵梓(实习生)
原标题:跟美国政府闹了 200 多次 " 分家 ",由硬汉主政 7 年,这个大佬州怎么就从富可敌国走向负债累累?
当地时间 23 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瑟姆表示,过去 24 小时(23 日)该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增加 115 例,也是自疫情在该州暴发以来,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数最高的一天,但伴随该州入院及接受重症治疗患者数量出现下降,该州疫情或许开始处于相对稳定的高峰阶段。
不久前,纽瑟姆曾表示,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在抗疫过程中表现欠佳、未能帮助加州在内的多个州缓解燃眉之急,加州将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购买物资,甚至可以向其他州 " 出口 " 医疗物资。
他说,他将让加州起到一个 " 国家 " 的作用。
这已不是加州第一次跟联邦政府 " 闹分家 " 了——自 1850 年建州以来,加州已经出现过超 220 个拆分提案,其中至少 27 个提案被认真考虑过。
鲜为人知的是,理直气壮地闹 " 分家 " 的加州,曾向联邦政府求援未果,差点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加州怎么了?
1
美国 " 大佬 ",富可敌国
一直以来,加州在美国都是 " 大佬 " 般的存在。
美国人常说:" 加利福尼亚没事,美国就好。"
加州腰杆硬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毕竟,南有好莱坞,北有硅谷,西边是阳光、沙滩、港口,东边有巍峨高山,中间有地中海气候的千里沃野。
毫不过分地说,加州是美国赖以生存的粮仓。
作为美国农业第一大州,加州生产了全美 96% 的花椰菜、97% 的猕猴桃、99% 的核桃、95% 的大蒜、95% 芹菜、86% 胡萝卜、71% 的菠菜。美国人餐桌上超过 1/3 的蔬菜、2/3 的水果和坚果都是加州提供的。
好莱坞是一块金字招牌——这个位于加州洛杉矶的小镇是无数电影人梦寐以求的天堂,早就成为美国电影文化的代名词。
美国电影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 年全球电影票房达到 359 亿美元,其中北美票房 109 亿美元,占到全球电影票房收入的 30%;有史以来全球最卖座的 10 部影片全部出自好莱坞;米高梅、迪士尼、20 世纪福克斯、哥伦比亚影业、索尼、环球影片等电影巨头,每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大批世界各地顶级的导演、编剧、明星、特技人员,均云集于此。
作为美国影视工业的大本营,大部分娱乐产业工作人员都在加州;打开电视,一众熟悉的美剧,其背景城市都在这里。
加州还有点 " 学术范 "。
如果说哈佛与耶鲁大学代表着美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那么,加州的斯坦福大学则是二十一世纪科技精神的象征,同时,也是硅谷的摇篮——有人说,没有斯坦福大学,恐怕就不会有今天的硅谷。
斯坦福大学为硅谷培养了众多高科技公司的领导者,如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罗技、色拉布(Snapchat)、美国艺电公司、太阳微系统、英伟达(NVIDIA)、思科及领英(LinkedIn)等公司的创办人。作为全球科技的顶尖高地,谷歌、苹果、惠普、英特尔、IBM 等 IT 巨头就是在硅谷扬帆起航。
硅谷有多牛?
全球互联网市值最大的前 5 家公司,其中 3 家在硅谷。硅谷居住着 700 万人,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科技公司超过 150 家。一百多年来,硅谷培育了 50 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如用生产力衡量,硅谷人均创造增加值是全美其它地区的 2.5 倍!
明星多、码农多、高科技产业多,加州西海岸顶级富豪区比比皆是,又是民主党的大本营。有钱的加州就是这么任性,动辄和总统说 " 不 ",还主动收难民、接纳非法移民。
作为美国经济发展龙头,加州虽然人口仅占全美 12%,但州内生产总值一直在国内处于首位。
2012 到 2017 年间,加州为美国贡献了 16% 的就业增长。2017 年,加州实际 GDP 增长 3.4%,经济总量达到 2.75 万亿美元,占全美经济总量的 14%。
这是什么概念呢?即加州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位居全球第 5 大经济体的英国,且有赶超第 4 名德国的趋势,说它富可敌国可谓实至名归。
2
连遭危机、州长添乱
然而,进入 21 世纪后,富可敌国的加州竟然没钱了。
硅谷出了问题。
由互联网开启的电子商务,这一新兴商业模式曾经激起投资者们的遐想,亚马逊、易贝(EBAY)、世通公司以及雅虎公司开始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时,这些公司处在风险极高的创业期,大多数利润微薄甚至亏损,但是,在互联网公司充满公关色彩的商业计划书诱惑之下,互联网公司的股票还是受到了追捧,一些科技和商界精英也被巨大利润冲昏了头脑。
于是,上千亿美元资金涌入股市,抢购当时仅有的几十只互联网公司股票。数据显示,1999 年至 2001 年间,全球共有 964 亿美元风险投资进入互联网创业领域,其中 80%(将近 780 亿美元)被投向了美国,造就了硅谷乃至加州的繁荣。
不过,好景不长,2000 年,受美联储调高利率及微软遭地方法院拆分这两大事件影响,互联网公司的劫难降临了,纳斯达克指数迅速从 5000 多点的高位一路狂泻到 1500 点以下,超过 5 万亿美元的市值随之蒸发。
灾难并没有就此停止,就像倾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从 2001 年到 2002 年,互联网业的危机很快波及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电信制造业和运营业。
不仅如此,在本世纪初,加州还遭受了一场电力危机——全州轮流停电,停电、限电成为家常便饭。2001 年 3 月,150 万加州居民处于黑暗中,数万公司停产,其中就包括硅谷的高科技公司。著名光纤公司 SDL 因此损失了 300 万美元。时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的巴瑞特称,如果硅谷能源没有保证,英特尔在硅谷的扩张计划就会暂停。
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电力危机席卷而来,加州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高福利、低税收的政策也导致加州财政每况愈下。
危机关头,时任州长格雷 · 戴维斯有些慌乱。
过惯了富裕日子的戴维斯在第一任期(1998-2000)大肆进行公共投资,为缓解电力危机而高价购电。一个任期下来,不仅花光了州政府自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积存的预算盈余,更令政府财政赤字超过美国其他各州赤字总和。
为了消减开支,他宣布对公立学校及其他机构裁员并减薪,削减学校应获得的教育资助;为增加税收而提高大学学费,导致学生退学;强迫企业给员工负担医疗保险,造成许多企业离开加州。
如此一来,加州经济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戴维斯为竞选连任争取选民,容忍过多非法移民入境,抢了当地人的饭碗和福利,甚至向大众隐瞒财政赤字。
他连任后仅 1 年,高达 72% 的民众就提议改选,没有人想要再看到他。
2003 年底,加州人迎来了一场罢免选举。
3
荧幕硬汉,大搞环保
加州法律规定,要求罢免州长的联署签名超过 89.7 万,州政府就必须在 60 天至 80 天内在全州范围内举行选民投票,决定是否罢免州长,同时选出新任州长。
南加州的共和党众议员达雷尔 · 伊萨出资 170 万美元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 " 倒戴 " 签名运动,不久,签名人数达到 130 多万,大大超过了法定数字。
最终,55.4% 的选民投票罢免了戴维斯,他由此成为百年来加州首位 " 落马州长 "。要知道,自 1921 年以来,加州历史上出现过 31 次罢免州长活动,但均未成功。
同年 8 月 6 日,就在罢免选举的两个月前,银幕明星 " 终结者 " 施瓦辛格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脱口秀节目中痛批戴维斯:" 加州现任州长是最失败,最笨拙,最弄虚作假的政客,没有哪个人比现任州长戴维斯更失败了。这正是他为什么应该下台、而我为什么决定参加州长竞选的根本原因!"
48 个小时前,他还还口口声声地说:" 老婆不让,所以不考虑竞争州长。"
原本将宣布不参加竞选的施瓦辛格突然 " 变卦 ",现场导播都来不及更换事先为他准备的不参加竞选而草拟的声明。
他的决定成为了当日全美电视头条新闻,脱口秀节目也因他的豪言而创下收视率新高。


图为脱口秀竞选
施瓦辛格为何能够成功?
* 流量优势。
施瓦辛格不仅是享誉世界的电影明星,对于有着千万移民的加州来说,他们有着与施瓦辛格相似的出身背景,当年那个平凡的奥地利小伙子施瓦辛格就是实现美国梦的精神标志。
* 政治优势。
施瓦辛格是政坛常青树肯尼迪家族的女婿,还获得了共和党人的支持。共和党人希望施瓦辛格像同为演员出身的里根总统一样,带领加州走上经济的繁荣。
* 不差钱。
影视明星的身份让他多年来赚得盆满钵满,仅 2003 年公映的《终结者 3》,施瓦辛格就得到了 3000 万美元的酬劳。根据《财富》杂志数据,施瓦辛格的个人资产高达 20 亿美元。
这一切都为施瓦辛格从政铺平了道路。
施瓦辛格接手的加州面临着 100 余亿的赤字、政府部门几乎停摆,失业率达 6.8%。
他承诺当一名 " 人民的州长 ",不为特殊利益集团服务,也绝不增加税收;他承诺将振兴加州经济,增加就业。
施瓦辛格的一系列表态让他的铁杆影迷兼政治支持者们大喜过望。
上任后仅几个小时之内,他就立刻兑现了一项竞选承诺,停止车牌费上涨。但是,仅这一项已经造成每年 65 亿美元的预算缺口,而且这个缺口会逐年扩大。
至于财政赤字。这时候不仅有一百多亿美元的亏空,次年 6 月,加州政府就必须偿还一笔 140 亿美元的贷款。
戴维斯为了弥补亏空大幅度加税而被选民赶下台,施瓦辛格可不想步其后尘,发行债券成为必经之路。150 亿美元、期限 9 年的市政债券,暂时缓解了危机,但是,寅吃卯粮哪里是个头——州政府最后必须连本带利偿还这笔钱,利息高达近百亿美元。这对加州来说无疑是一个更加沉重的负担,等于将问题留给了后任和后代。
美联社评论称,施瓦辛格 " 承诺大刀阔斧改革,但他的结构性改革步子并不大。"
当然,不管怎么说,加州财政暂时解除了危机,看到希望的加州民众用自己的方式对他进行了回馈。2004 年,其民意支持率达到 65%;2006 年底,施瓦辛格以过半的民众支持率轻松连任,获得 2007 年至 2011 年的完整州长任期。
财政危机的隐患尚未解决,施瓦辛格开始 " 烧钱 " 搞环保。
他签署了一系列 " 绿色 " 法案。其中包括 2006 年 9 月的《全球温室效应治理法案》,计划 2020 年之前将加州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 25%。在加州的呼吁下,美国 16 个州都制定了更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加州还通过了一些对减排具有积极影响的排放标准:一是加州可再生能源一揽子标准,二是加州低碳燃料标准,三是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施瓦辛格还签署了一系列环境法律,提出了几项大胆的计划,包括建立占地 1000 万公顷的内华达山脉保护区、规模宏大的海洋公园等。
他的目光不仅聚焦于美国,还注重与国际社会开展合作,由加州政府支持召开的 " 州长全球气候变化峰会 " 就是一个例子。大会吸引了中国、印度等国参与。此举不仅扩大了加州在气候治理领域的国际影响 , 也为加州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他还带头过起 " 低碳 " 生活,比如,在家中安装上太阳能发电板,抛弃喜爱的悍马、换开节能小车。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领他的情。
对正面临生存危机的美国汽车企业来说,立即把研发和生产转向环保车绝非易事。
在美国设厂的丰田、尼桑、大众和宝马等汽车制造商称,在目前情况下,加州标准基本无法实现,因为用于创新和研究的现金严重短缺。
总部位于密歇根州诺斯维尔的一家汽车咨询公司(CSM Worldwide)认为,严苛的标准将进一步损害处于挣扎状态中的汽车企业以及大量零部件供应商(如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利益,并有可能破坏相对健康之企业(如丰田和日产)的运营情况。
不仅如此,批评施瓦辛格 " 作秀 " 的声音此起彼伏。
《洛杉矶时报》曾透露,施瓦辛格动用私人飞机每日往返于洛杉矶豪宅和加州首府的州长办公室,飞机通勤近 3 个小时,每小时废气排放量等于一辆小型汽车一整年的排放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捍卫地球环境、对抗气候变暖的正义形象。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施瓦辛格执政 7 年,其环保政策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
《全球温室效应治理法案》使加州成为美国首个对来自工厂、发电厂以及冶炼厂的温室气体实行强制性控制的州," 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 " 则促成了全美最大海洋保护区网络的形成,未来 33% 的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对此,2010 年 10 月 16 日,美国拓荒者项目基金会授予施瓦辛格 " 环保杰出奖 ",以表彰他在气体排放、清洁能源、空气净化、植树绿化等方面的贡献。
4
风暴来袭,州长食言
然而,再多的奖项都无法阻止加州经济陷入危机之中。
2008 年秋,美国爆发了自 1929 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两大房贷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 " 两房 " 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华尔街大投资银行的半壁江山已不复存在;通用汽车公司裁掉 19000 名拿时薪的员工,星巴克裁员 12000 名,美国航空公司裁员 7000 人。
美国初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连续 10 周在 40 万人以上。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加州失业率达到 7.7%,成为美国失业率最高的州。
此时,加州的财政赤字几乎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施瓦辛格上任时的一百余亿上升至 2008 年的 240 亿美元。
同时,加州信用评级跌至全美倒数第一位,世界三大评级机构的其中两家——穆迪和惠誉下调了加州的评级,标准普尔将加州的信用评级列入观察名单,这使加州发行债券的成本大增,吓跑了许多投资者。
加州经济,风雨飘摇。年底,施瓦辛格无奈宣布加州进入财政紧急状态。
" 硬汉 " 施瓦辛格有点撑不住了,为了渡过难关,加税吧。
就像他的共和党前辈——罗纳德 · 里根和皮特 · 威尔逊在陷入困境时所做的那样,施瓦辛格致力于小幅提高富人的个人所得税。
注:上世纪 80 年代,加州经济衰退,财政赤字扩张过快,财政负担大,里根旋即在 1982 年和 1984 年分别签署通过两份平衡预算即加税方案,比如取消居民消费税抵扣,取消资本利得税优惠等。最终,失业率从高位不断回落,也迅速摆脱了通胀困扰,年均经济增速超过 3%。
民众表示:没门!
加州法律规定,即使在紧急状况下,上调税率也必须先获得州议会两院 2/3 的多数通过。而施瓦辛格在之前与民主党的 " 斗智斗勇 " 中力挺三分之二这个 " 绝对多数 " 的规则。
加州规定,任何一个公民只要收集到 25 个选举人签名即可提出公民提案,经过常规的合法性审查后就可以进行宣传,征集到 5% 的选民签名后就可以在州选举年让全州的选民投票,一旦通过就无须政府或议批准而自动成为法律。
100 年来,加州通过公投成为法律的有 121 部,大部分公民提案都是为公民谋福利的,一旦成为法律后就很难废止。
所以,每当类似议题交给全州公民公投时,凡是加税的选民们就反对,凡是增加福利的选民们就赞成。
但这意味着财政支出持续增加,财政税收相对不断减少,加州的财政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无能为力的施瓦辛格不得不向联邦政府寻求援助,要求联邦政府给加州提供信用担保,吸引投资。
实际上,这个要求很没有道理。美国财政实行联邦、州和地方三级财政管理体制,各自建立财政税收制度和专门法,各自编制、审批和执行本级预算,各级政府对各自事权范围内的事务承担责任。
也就是说,各级政府在财政上是独立、互不干预的,加州政府的赤字和现金流危机是由于自身的财政状况导致的,联邦政府没有任何义务为其提供支持。
于是,他找了一个非常有新意的理由," 我们之所以出现财政危机,是因为我们向联邦缴纳的税额比我们得到的联邦援助金多出许多。"
这 " 锅 ",联邦政府表示不背。联邦政府表示,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州,如果援助了加州,其他的州也会提出同样要求,政府能做的毕竟有限。美联储也表示不想搅进各州财政危机的 " 浑水 "。
为了弥补亏空,施瓦辛格又想了一个好主意——卖楼,比如出售圣昆汀监狱、前奥运会主场地洛杉矶纪念体育场等著名地产。
自然,此举立刻遭到了参议院的反对,洛杉矶纪念体育场运行状况良好,政府还能获利,加之,眼下经济不景气,买不出好价钱。
况且,正如洛杉矶纪念体育场管理委员会主席所说," 洛杉矶纪念体育场是国家历史性地标,政府卖它,就像卖掉自由女神像和华盛顿纪念碑。" 人们难以接受这样卖掉国家历史的做法。
施瓦辛格只好打起加州政府的主意,他卖掉了 11 处政府办公大楼,换得几亿美元。然而,这个数字与财政赤字相比,实乃杯水车薪。
最后,他想到了削减预算。
2009 年 7 月 24 日,加州通过一系列削减预算法案,如削减 156 亿美元的政府开支,额外借贷 39 亿美元,推迟支付 12 亿美元州公务员工资等。
教育、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险将成为削减开支的主要项目。他用否决权削减了数十亿美元,这些钱用于预防艾滋病、贫困儿童保健、孕妇的药物治疗以及挣扎在贫困线老年人的房租补贴。
他还取消了针对低薪工人的高达 2.56 亿美元的托儿服务福利,削减了 8000 万美元用于调查虐待和忽视儿童行为的开支,减少了 1.33 亿美元用于特殊教育学生健康服务的预算。
施瓦辛格上任之前,加州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虽然运转压力很大,但仍可实现 " 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的优质教育 " 这一梦想。在他任职期间,加州州立大学学费从每年的 1428 美元增加到 4230 美元,加州大学本科生的费用从不到 3900 美元增加到 12150 美元。
此外,他希望政府部门和大部分公共系统机构每周关闭一天以缩减开支,还有减少社会福利、关闭州立公园,为了套现,他甚至准备出售风景优美的州立监狱,还有解雇 5000 名州政府雇员。
5
民众:差评!
此时的加州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难以发售新的债券,无法继续借钱过日子;将现金优先用于清偿债务,政府不得不进一步缩减开支,这又造成了更高的失业率;社会秩序的混乱令加州更加难以自救,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
对此,各界纷纷表示抗议。
加州医务人员买下全国部分电视台的广告时段,只为播放一则抨击州长的广告:" 有一件事人们必须了解,那就是有一天你也可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并且发现一个护士不得不照顾一大群病人,当你需要他的时候,他可能因为照顾别人而顾不上你。"
美国媒体《旧金山纪事报》认为,要解决这种突然且严峻的赤字问题,解雇政府雇员不是办法,甚至可能使问题更加严重。
加州议会议员也并不赞同施瓦辛格的做法,认为此举是 " 掉在坑里的人却把坑挖得更深 "。
加州人指责施瓦辛格出尔反尔,说他是 " 青少年教育的终结者 ",并且 " 漠视老年人和残疾人 "。
由于大量解雇政府雇员,不少美国网民戏称:" 如果你住在加州的安提阿,那你最好祈祷自己不会被抢劫,房子不会着火。因为当你拨打 911 时,只会收到语音信箱给你发送的语音信息。"
人们围住州政府大楼,强烈要求罢免施瓦辛格的州长职务。尽管施瓦辛格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已经连续 7 年不领工资,甚至自己出钱支付昂贵的公务交通费。
到了 2010 年,加州不断出现在诸如 " 大面积破产 "" 失败的经济 " 以及 " 加州是否会成为美国第一大失败州?" 等新闻标题中。
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在施瓦辛格任职州长的 7 年中,加州债务几乎增加了两倍。虽然加州不乏富人,但贫富分化严重,2000 年,430 万人被列为贫困人口,2010 年该数字暴增至 580 万人,增幅达 35%。
2003 年 10 月,加州失业率仅为 6.8%,但 2010 年 12 月施瓦辛格最后一个月任期时,失业率已高达 12.2%。


2003-2011 年美国加州失业率,图源:美国劳工网
" 终结者 " 最终并没能实现当初对选民的承诺,其支持率为 23%,仅比前任高一个百分点,2011 年,他黯然下台。
同年 1 月 3 日,杰里 · 布朗接替施瓦辛格,并成为了加州年龄最大的州长。
2012 年,加州名义 GDP 达 2.003 万亿美元,增长率为 3.5%,高出全美平均水平 0.7%;新增了 22.4 万个工作岗位;在金融危机中深受打击的建筑业、金融业和高科技行业等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这是经济复苏的信号。
到了 2013 财年,加州政府终于结束了长达 10 年的财政赤字,实现了约 10 亿美元的财政预算盈余,惠誉、穆迪等专业评级机构因此在同年 3 月和 6 月分别上调了对加州主权债务的信用评级。
参考资料:
1. 张嘉灵:《战后联邦主义在美国加州的实践》,暨南大学 2012 年硕士学位论文;
2. 陈共荣,万平,方舟:《中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量化比较研究》,《会计研究》2016 年第 7 期;
3. 杨雷:《脆弱的平衡 : 美国加州财政危机》,《中国财政》2015 年第 22 期;
4. 甘钧先,毛艳:《美国加州的气候治理:过程、挑战与启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3 期;
5. 麦冬:《硬汉州长施瓦辛格》,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 年 2 月版;
6. 陈航:《第 600 个美国式政府破产故事》,《法律与生活》杂志 2009 年;
7. 刘晓冰:《从银幕硬汉到 " 环保州长 "》,人民网 2004 年;
8. 唐铭初:《施瓦辛格走上政坛》,人民网 2004 年;
9.《The Man Who Tried to Make California Great Again》,2011 in Los Angeles Magazine;
10.《奥巴马为减排开路美车企说不》,商用汽车新闻,2009 年 3 月 30 日;
11. 加州金融危机后经济情况,驻旧金山总领馆经商室,2014 年 5 月 28 日。
栏目主编:顾万全 本文作者:瞭望智库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朱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020新闻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20羊城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