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羊城论坛

标题: 两大项目落地推动成都呼吸健康科研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苏倾和    时间: 2018-10-29 11:02
标题: 两大项目落地推动成都呼吸健康科研高质量发展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成都市卫计委、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鼎力推进与钟南山院士的合作项目,于 2018 年 8 月正式成立 " 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 ",同时 " 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 也于 9 月正式落户。
据介绍,两大项目的落地,势必让成都在呼吸道疾病的诊治、预防及科研上得到高质量发展,让市民健康得到更好保护。
两大项目
呼吸健康研究所成立
" 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 落户
" 其实早在今年 8 月 28 日,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文件,在我院挂牌成立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 昨日,记者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该院副院长程弓介绍说,仅三天后的 8 月 31 日,市科协、市委组织部等 6 大部门就联合发文,同意 " 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 落户市三医院,并于 9 月 21 日授牌。
据介绍," 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 是在市卫计委牵头下,市三医院推进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呼吸道疾病泰斗级人物钟南山院士的合作项目,而 " 成都呼吸健康研究所 " 挂牌市三医院,是为了更好开展呼吸健康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从而为全市呼吸疾病防治工作提供指导。
该院呼吸科主任李国平介绍,在我国,20 岁及以上成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 " 慢阻肺 ")患病率为 8.6%,40 岁以上则达 13.7%,60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 27%,年龄越高,慢阻肺患病率越高,且吸烟者慢阻肺患病风险显著高于不吸烟者,60 岁以上吸烟人群患病率超 40%。男性患者数为女性的 2.2 倍。全国总患病人数为 9990 万。慢阻肺表现高患病率、高死亡率与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 四高 " 特点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我国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与医疗问题。
" 这是压在市三医院肩上的一个重任。" 院长徐俊波告诉记者。他介绍," 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 则成为 " 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 " 相辅相成的一个重要平台。据介绍,这个工作站将主要承担四大功能:临床技术帮扶、合作开展科研、人才团队共建和远程会诊服务。
科研攻关
基础研究的技术转化
人工智能对病灶三维重建
" 我们之所以要做科研,并非仅仅为了写一篇精彩的论文,而是要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技术,作用到患者身上,帮助他们解决疾病带来的困扰。" 李国平告诉记者。
此前,一名 28 岁的肺癌早期患者曾茜(化名)便是受益者,李国平团队通过人工智能对她的早癌精准识别,最终得以切除。
李国平告诉记者,以前主要是看 CT,但不好辨别究竟是不是癌,医生往往处于到底是积极手术还是动态观察的两难境地,积极手术会增加非恶性结节患者的痛苦和负担,但观察的过程又有风险,一旦是肿瘤,稍有放松警惕,随着结节不断增大并扩散,挽回的余地就很小了。
正因为肺结节早期识别困难,李国平带领团队开始科研攻关,他们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病人的病灶进行三维重建。" 人工智能解决了 CT 片不好辨别的问题,病灶的形态、血管构象、性质等都能清晰地呈现出来。"
" 曾茜肺部那个仅 4 毫米大的结节,最终被人工智能分析为早期肺癌,从而及时进行了手术切除。" 李国平介绍,由于发现及时,肺癌处于早期,可通过手术根治,她根本不需要做放化疗,将来几乎不会再有肿瘤复发的风险。李国平说,从 5 月到现在,已经有近 20 名患者通过这一技术实现了肺结节的早期识别。
" 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技术转化。" 李国平介绍,而对患者来说,最大的利益或许是远程会诊的开启,双方专家通过视频就能对疑难重症患者进行会诊,而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是呼吸病学方面全国技术力量和科研力量最强的单位。
成都商报记者 王拓







欢迎光临 020羊城论坛 (http://www.020.sh.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