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020新闻   甘肃:戈壁中找寻生活的绿洲
羊城生活
020新闻
020房产
020美食
兴趣爱好
020旅游
020体育
020金融
娱乐在线
020潮流
020广告
020车市
论坛管理
论坛管理
返回020新闻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54|回复: 0

甘肃:戈壁中找寻生活的绿洲

[复制链接]
楼主

389

主题

389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9-10 00:5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到甘肃河西走廊,首先进入脑海的就是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的戈壁美景。然而,对于世代居住于此的人来说," 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 " 曾是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的气候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制约传统农业发展的瓶颈。但自然限制人,也塑造人。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河西人民戈壁抢绿、沙海淘金,努力在这曾经的不毛之地中找寻一片片绿洲。
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
绵延不绝的祁连山脚下并非荒滩,而是一片灿烂的花海,这是记者对何家湾的第一印象。地处祁连山北麓浅山区的何家湾村,是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最偏远的一个山村,曾是全县 15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
这片花海的 " 主人 " 是永昌县惠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爱民。" 我们这里荒滩多,现在种花种树的这片地原来都是石头滩。我们要把这 3800 亩荒滩打造成田园综合体,带领全村乡亲们共同致富。" 陈爱民的语气中有难以抑制的自豪。
陈爱民的底气来自何家湾适宜经济林木生长的环境,村里有一个老园子,里面生长着一批近 300 年的老核桃树。然而实际栽种却并不容易,由于戈壁沙土的土质限制,要在荒滩上挖出 1 米多深的土,再换上适宜种植林果的土壤,如此开沟客土才能保证经济林树苗茁壮生长。
在这样的努力下,2018 年 3 月至今,陈爱民先后投入 200 多万元从陕西杨凌等地购进苹果、蟠桃、核桃等经济林树苗近 62 万株,并投资整修村里闲置的 72 座日光温室,将树苗栽植在温室里,在适应当地环境后,再将树苗移植到荒地上。目前已有近 1800 亩荒地完成改造。
62 万株树苗平均到全村 597 人头上,相当于每人种下 1000 多棵树。这些树苗不仅可以为祁连山浅山区生态治理增添万千新绿,还能让何家湾的村民不出家门就拿到一份工资。每月 2 日是村民董春香最高兴的一天,在陈爱民的日光温室打工的她又能按时领到工资了。自从田园综合体发展起来,她再也不用外出奔波打工,在家门口工作每月就有 3000 多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老人小孩。" 等树苗全部移植,村里 300 个剩余劳动力就都能月月领固定工资了!" 陈爱民兴奋地说。
戈壁农业圆梦美好生活
走进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的海升现代农业示范园,记者恍如置身戈壁中的世外桃源。由于地势宽广、光热充足,再加上祁连雪水浇灌,张掖近年来大力发展戈壁生态农业,海升正是其中的翘楚。
在占地 20 万平方米的现代智能玻璃温室中,工人们正在忙碌,一排排串收番茄和迷你彩椒正等待采摘装箱。温室里的智慧农业设备让人大开眼界:作物采用有机质营养钵无土栽培,通过电脑操控精准滴灌及施肥;通风管里根据作物所需,定量输入二氧化碳;温室顶空还安装了太阳能传感器,棚顶幕布自动升降,最大限度利用当地充足的光照从而进一步提升产量……
" 目前我们的亩产均值达到了 100 万元,约等于民乐县境内 170 万亩农业用地全部种植小麦的经济收益总和。" 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行政人事总监杨白桦介绍," 我们的雇工大多来自紧挨着厂区的‘圆梦苑’小区,也帮助这里的居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杨白桦口中的 " 圆梦苑 " 小区是民乐县易地扶贫安置点,目前小区已分三期迁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1019 户共 3985 人。在海升工作一年多的白乐善和妻子张香兰就是这个小区的住户。今年 46 岁的白乐善因为从小患腿疾干不了重活,之前靠外出打工和在家养羊糊口,几乎入不敷出。去年搬到 " 圆梦苑 " 小区后,他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而且只要十几分钟就能到上班地点。经过半个月的培训,白乐善和妻子迅速上岗,每月两人收入加起来超过一万元。
一座温室十亩田
在甘肃酒泉 19.2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75% 为戈壁沙漠,而酒泉市肃州区东洞镇正处在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如今,荒漠中建起了连栋日光温室大棚,一座座大棚内绿色葱茏,西红柿、辣椒、黄瓜等蔬菜水果蓬勃生长,昔日的不毛之地焕发勃勃生机。
东洞镇四号村村民秦存国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听说当地政府支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他积极响应,成为第一批敢于 " 吃螃蟹 " 的人。" 干事要抓牛头,牛尾巴是抓不住的。我们这里石多土厚,大田收入不好,听说温室大棚的收入不错,我就来试试。"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牵头与银行协调,他由合作社担保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资金,修建了两座蔬菜大棚。
第一次种植温室大棚蔬菜缺少经验,秦存国就请教技术人员,边种边学。由于他种的西红柿、辣椒等品质高、口感好,成为市场上的 " 抢手货 ",去年两座大棚收入达 8 万元。好收成让他信心大增,今年又新租了 3 座温室大棚,打算通过努力早日还清贷款。秦存国说:" 以前种 30 亩玉米也没有现在一个蔬菜大棚的利润高,只要用心学技术就能过上小康生活。"
据了解,戈壁生态农产品平均每亩每年可实现纯收入 2.5 万元至 3 万元,是每亩大田种植收入的 10 倍。" 一座温室十亩田 ",如今已是当地致富带头人的秦存国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想种出更好的蔬菜,丰富我们酒泉市民的菜篮子、全国人民的菜篮子。"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本文作者:光明日报 文字编辑:程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020新闻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20羊城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