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020新闻   论功时能推就推,论错时我负责任!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第一完成人“气吞山河 ...
羊城生活
020新闻
020房产
020美食
兴趣爱好
020旅游
020体育
020金融
娱乐在线
020潮流
020广告
020车市
论坛管理
论坛管理
返回020新闻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47|回复: 0

论功时能推就推,论错时我负责任!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第一完成人“气吞山河 ...

[复制链接]
楼主

344

主题

34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10-22 05:5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是我国最早开展海上施工设备与特殊装备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他,是我国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制的开拓者、倡导者和组织者;他,是 2019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


74 岁的谭家华,早已功成名就,退休十多年了。可这位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老教授,仍然天天与年轻人一起上班甚至加班。最近,他手头还在同时设计两三条大船,这类通用型的水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既可以为长江干流吞吐沙石、清淤造地,又可以到长江口甚至远海作业。


【从零开始,一 " 战 " 成功】
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谭家华木兰船建大楼办公室外,有一艘全场最大的船模。它就是谭家华和团队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非自航式绞吸挖泥船 " 新海旭 ",这条长百余米、超过万吨的巨轮,每小时疏浚量达 6500 立方米。事实上,3 年多前诞生的 " 新海旭 " 不仅出现在办公区、会议室、大堂间,它真实的航迹近及长江口深水航道,远至从东海、南海到非洲 " 一带一路 " 的海上丝路。
不过,谭家华念念不忘自己 20 年前的 " 初恋 " —— " 航绞 2001"。" 现在看来,这是一条小船," 在满是各型船模的陈列墙上,他为解放日报 · 上观新闻记者指出了这国内首艘大型绞吸挖泥船。他坦言,当年自主设计它时,还没完全意识到这种船对于每年吹填造陆数百平方公里的江海大国,是如此重要、那么有用。


但,一切不得不从零开始。在本世纪之前,对于 " 国之重器 " 同型挖泥船,中国无法单买设备,只能整船进口,世界上几大疏浚强国定价达十亿元人民币级别。而且,引进之后,从保养到维修都倚靠他人。
那时,中交上海航道局本打算只在老船基础上升级改造一条吸沙船,但谭家华在设计中发现吸沙与挖泥原理两样,改造困难。双方科技人员一起实地调研了国内几乎所有相关船型,边学、边做、边改,逐步掌握了绞吸挖泥船最核心技术。甚至造船过程中,当船厂碰到问题,谭家华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有时一次就要两三个月。
最终,小船一 " 战 " 成功,国内几个疏浚公司找到他,都有绞吸挖泥船需求。当然,也有人质疑 " 是否抄袭 "。谭家华笑言," 有参照当然好,但不是所有东西都能抄。进口国外船舶,见得到船体外形和设备动作,但外方不提供图纸和计算书,材料、工艺、机理等都被封锁,核心技术是抄不到、买不来的 "。


【身为总师,重在 " 协调 "】
谭家华所在的交大造船系,诞生于抗战烽火之中,在校内被誉为 " 一系 "。他所属的教研组也代号 "110",可谓第一系第一组。从这个追逐海洋强国之梦的院系 " 土生土长 ",谭家华 1969 年本科毕业留校至今,也一路攻关让绞吸挖泥船 " 自主可控 ",服务于五湖四海一条条岸线。
想当年,全国年疏浚量才 3 亿立方米,长江、黄河出海口的淤积泥沙都解决不了;现如今,这个数字超过 17 亿立方米,已占全世界四成。在谭家华为总设计师的 " 船库 " 里,几乎每条船、每件设备都在刷新纪录,从跟跑、并跑到领跑。10 年前建成当时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 " 天鲸 " 号,也成为他最中意的 " 对象 " 之一。" 天鲸 " 号在远海岛礁建设中作为开路先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型船外方开价 16 亿元,而国产只花了 8 亿多。


但天价不是完全 " 没道理 "。当年 " 航绞 2001" 绞刀后的轴承,进口货寿命可达 4 万小时,而国货只有 2 万多小时,最初的确 " 技不如人 "。在堪比 " 钢铁巨兽 " 绞吸挖泥船上,全船 50 多个滑轮,最大直径达 2 米左右。" 老外的滑轮要卖 500 万欧元,当时汇率 1:10 以上," 但谭家华告诉合作伙伴," 我们下定决心自己做,500 万人民币就做成了。"
科技竞争全球化、白热化,绞吸挖泥船实现 100% 国产化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比如国外研制的定位设备原本价值 1 亿多元,谭家华团队用 3000 多万元自己搞定,成功用于后续船型。
直面一个又一个的卡脖子瓶颈,就拧成一股绳儿把事做好。" 船舶设计建造,分工特别细致,个人作用很小," 谈到总设计师的身份,谭家华总说这是团队功劳,能推就推。尽管他认为自己只是 " 协调和组织 ",但事实上这支团队不断问需求、提要求、抬标准,带动了整个挖泥船配套产业发展。


【容错机制,敢于担责】
总师谭家华带领数十位团队成员,对于装备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指标、每一张图纸、每一个参数都严格把关," 我们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要做到最好,希望我们做的每一座装备都有新的进步,能够推着我们自己继续往前走。"


这么多强大设备集于一船," 不出错也不可能,但要及时发现改正,为后继设计积累经验 " ——这是谭家华对团队成员实行容错机制,并且敢于自我担责。有错并不可怕,改错力求完美,他信奉 " 干活才能长进 " 的哲学,将每一次改款用在下一条更好的船上,不断完善整个设计体系。
谭家华理性地表示," 我们与有些专用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和精密加工仍有差距。" 眼下,他仍在想方设法攻克业界共有难题,比如怎样才能高浓度、大规模、长距离输送大颗粒物料等。


在多年特种船舶研发过程中,这位学术带头人培养出的团队中,有高校第一位船舶设计大师,有首届中国疏浚青年才俊,有首届中国造船学会优秀科创人才……他们已成为我国海上施工设备与特殊装备技术研究的一支攻坚力量,20 年来设计建成的大型绞吸挖泥船已有 59 艘,约占国内这型船队 80%。
据不完全统计,这个 " 挖泥家族 " 承担了海内外港航重大工程 200 余项。而与进口相比,它们大大缩短了平均研制周期、降低了平均建造成本,撑起重大工程基建和国家权益维护的定海神针。而且不止挖泥船,从起重吊装、隧道沉放,到风力发电、深海采矿,谭家华带着 " 全船 " 的设计师 " 气吞山河 ",拓展着更多海洋工程装备实现自主化。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徐瑞哲 摄
本文图片来源:资料照片及徐瑞哲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020新闻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20羊城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