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020广告   城市健康排行:北上广深上榜2个三线城市靠前
羊城生活
020新闻
020房产
020美食
兴趣爱好
020旅游
020体育
020金融
娱乐在线
020潮流
020广告
020车市
论坛管理
论坛管理
返回020广告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341|回复: 0

城市健康排行:北上广深上榜2个三线城市靠前

[复制链接]
楼主

628

主题

628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9-30 10:5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城市健康哪家强?
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排名靠前,还有很多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上榜。
根据 2018 年 9 月 29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的 " 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 No.11》,从城市健康指数排名看,2017 总体情况位居第一的是北京,珠海位居第二,上海、深圳、广州分别位居第三、第四、第七。三线城市上榜的除了珠海位居第二外,泉州位居第十。其余的宁波、长沙、杭州、南京四个二线城市也靠前。
具体情况是,2017 年,北京、珠海、上海、深圳、长沙、宁波、广州、杭州、南京和泉州等十座城市位居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 10 位。


上述蓝皮书采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对 288 座城市的健康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照我国城市规模最新划分标准,将城市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五组进行评价;同时按照我国城市行政级别,将上述城市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一般省会城市和一般地级市进行评价。该评价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
从评价结果看, 中部地区的长沙市在城市健康发展方面表现尤为突出,首次进入全国前十位。在 9 座国家中心城市中,仅有北京、上海和广州进入前十位,武汉市位居第 20 位,天津、成都、重庆、郑州和西安排名相对靠后。其中,武汉市的资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状况和民生水平改善明显,健康环境指数和健康社会指数均位居 9 座中心城市的第 3 位。武汉市近年来通过建设 " 公交都市 ",实施拥抱蓝天行动计划、绿满江城行动计划,加快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显著改善了人居环境,城市健康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从区域特征看,中部地区提升显著,东北地区居末位。2017 年,中国城市健康发展的空间格局总体呈现以下特征:东部地区的城市健康发展总体占优,健康发展指数为 47.96;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健康发展指数分别为 44.28 和 42.82,而东北地区居于末位,健康发展指数为 41.29,西部地区的健康发展指数首次超过东北地区。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东北地区城市健康水平仍待提升。
从省域角度来看,中部地区省份健康发展指数上升幅度明显,东北地区健康发展水平未取得显著提升,辽宁和黑龙江分别下降 7 位和 3 位,尤其是在民生和社会保障方面,三省份排名尤为靠后。从城市群角度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健康发展指数居全国前 3 位,紧随其后的是长江中游和京津冀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虽然城市规模均较小,但健康环境指数居各城市群首位,在经济效益、公共文化、社会民生和城市管理等方面表现较为均衡,健康发展指数居第 3 位。京津冀城市群的健康经济指数位居全国第 3 位,环境指数位居倒数第 2 位,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
从规模分布来看,城市规模与健康发展指数基本存在着同向变化关系,不同规模城市各具优势与特色。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经济发展效益、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中等规模及以下城市在环境状况、城市运行和管理等方面则优于较大规模城市。
从等级特征来看,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的健康发展水平出现梯度性差异。行政等级较高的城市在经济效率、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教育水平、住房条件等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行政等级相对较低的城市,但过多的要素集聚使得直辖市、副省会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剧增,产生了环境质量下降、城市安全隐患增加等一系列不健康问题。
上述蓝皮书建议,为缩小我国城市健康发展存在的区域差距,应针对不同区域城市健康发展存在的短板问题,强化分类指导和因区施策。
具体而言,针对西部地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欠缺等问题,在中央政府层面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应积极发挥对口支援等跨界合作治理机制,加大对西部地区医疗卫生领域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援。对于东北地区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等社会保障问题,在完善区域社会保障政策顶层设计的同时,应以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作为东北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的重要基础。
对于东部地区高密度经济和人口活动带来的环境负荷压力,应通过产业转型、循环经济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水平,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任何城市无论规模大小、行政等级高低,都应该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城市机会均等发展是健康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应积极改善影响健康不公平的各种经济社会环境因素,构建促进城市健康、公平、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更多内容请下载 21 财经 A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020广告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20羊城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